員工生活
薩武神山上的孤勇者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30     作者:高培楠     文章來源:華州分公司     瀏覽量:69   分享到:

4月6日凌晨3點的四川阿壩,薩武神山在暴雪中化作一頭沉睡的巨獸。我裹緊沖鋒衣,踩著及膝的積雪,頭燈的光束刺破濃霧,與零下15℃的寒風撞個正著。這座海拔5175米的雪山,用碎石、冰坡和近乎垂直的“絕望坡”迎接我的挑戰(zhàn)。 

出發(fā)前,質(zhì)疑聲如影隨形:“你這是花錢買罪受?”“高反會要命的!”可若因畏懼而退縮,生命豈非困在名為“安全”的牢籠?正如古希臘哲人所說:“人不是生來被打敗的,而是敗給自己?!蔽疫x擇用8小時的高海拔跋涉,回答所有質(zhì)疑。

薩武神山的路,從一開始就充滿儀式感。凌晨3:30,大坪村的藏式民宿里,酥油茶的香氣與向?qū)У亩摻豢棥N覀儽持?0公斤的背包,踩著結(jié)冰的石階向海拔4100米的大本營進發(fā)。頭燈的光斑連成一條蜿蜒星河,身后是零星同行的身影——有顫抖著吸氧的廣東少年,也有沉默寡言的藏族向?qū)?。黑暗中的每一步,都是對恐懼的具象化征服?/span>

真正的考驗從“絕望坡”開始。坡度45°的碎石路段被半米厚的積雪覆蓋,每抬一次腿都像對抗地心引力??耧L裹挾雪粒抽打臉頰,呼吸器里灌進冰碴,體感溫度驟降至-20℃。一位隊友在此刻崩潰:“我不行了……”但下一秒,他抓起冰鎬,用顫抖的手在雪坡刻下“再來”二字。

這讓我想起搜索結(jié)果中那些攀登者的身影:西安翻譯學院的薛嘯洋團隊在高反中相互攙扶沖頂;陳卓淼老師帶著學生用7小時征服5380米峰頂。原來,痛苦不是終點,而是蛻變的催化劑。當我用登山杖撬動冰層,用腰腹力量拖拽身體時,忽然明白:所謂極限,不過是心理設下的囚籠。

8小時后,天際泛起魚肚白。當?shù)谝豢|陽光刺穿云層,薩武神山的輪廓逐漸清晰——刀削斧劈的巖壁泛著金邊,云海在腳下翻涌如沸。站在5175米峰頂?shù)哪且豢?,高反的頭痛、凍僵的指尖、磨破的膝蓋,全都化作虛無。

薩武神山教會我的,遠比書本更深刻:恐懼是偽命題:當你直面它時,它便自動瓦解;痛苦即財富:高反的眩暈、絕望坡的掙扎,終將淬煉成精神的鎧甲;孤獨即自由:在無人喝彩的暗夜里,你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。

或許這就是戶外運動的終極意義——用肉體凡胎丈量天地,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。當你下次猶豫是否要出發(fā)時,請想起那個在暴風雪中踉蹌前行的背影:有些光芒,注定誕生于至暗時刻。

拼接.jpg